其主要爆点有这么几个:
其一,乐凯华光(老厂区部分)要“退城入园”了。
其二,卧龙区作为属地管理方,一直持续输入支持(新区长上任莅临)。
其三,退城之后的入园,大概率迁入“光电产业聚集区”。
一个个风格各异的名字背后,是计划经济、国企改制、资产重组等不同时代的烙印。
而导航搜索的结果,显示的是两个地址、两个区域。
一个位于白河南伏牛路上,新厂。
一个在车站路上,老厂区所在位置。
图示如下:
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位于城区西部,属于省级产业聚集区。规划面积14.9平方公里,是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以建成“卧龙增长极、南阳新城区、世界光电园、开放桥头堡”为发展思路和目标,精心培育光电新能源、装备制造、物流配送三大主导产业,努力打造集光学研发、市场信息、商业金融、服务、居住、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。
而所要“退城”的车站南路老厂区,1972年筹建,1977年建成投产。
让人印象深刻的是,老厂区西北区域,配备专属铁路线,仅此即可管窥建厂之初企业的规模之大与地位之高。
如今,从目前老厂区的占地情况——东临车站南路、南跨武侯路、西接南阳著名的仓储区、北依曾经的医药公司——依稀可见旧时盛况。
为什么这么大呢?
原因在于计划经济时代,国有大企业的标配模式——数千员工吃、喝、拉、撒、睡全包;生产区、办公区、后勤区、生活区等,一应俱全;礼堂、澡堂、俱乐部、学校、幼儿园、托儿所、球场,应有尽有;供水、供电、供暖,缺一不可。
事到如今,这个曾经的城郊地带,已经变为城区中心。
于是,退城入园,才有了必然和可能。
首先,城市优质土地资产价值,才可以得以最大化展现。
其次,也是城市环境保护日益提高的迫切要求。
正如代区长所说,“退城入园”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,对解决卧龙区环境污染、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。
在“退城入园”项目实施过程中,作为地方政府一定要把公司的稳定、健康和跨越发展放在首要位置,与公司密切沟通,完成好新厂址选定,争取公司利益最大化。
而且,也给出了几个举措:
一是要寻求共识,卧龙区要成立专班积极与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对接协商,达成一致意见。
二是要服务到位,对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问题尽快研究落实,提供好服务。
三是快速推进,专班和乐凯华光印刷科技有限公司配合,以项目推进为目标,加快项目进度,实现互利共赢。
假以时日,在5A级文旅景区——千年名胜卧龙岗之邻,一片位置上佳的优质巨幅用地,对寸土寸金的首善之区来说,意谓着什么?
路漫漫其修远!
尽管前路曲折,但这个“小目标”,万一实现了呢?